非遗传承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之中国传统传拓技艺
2022年3月7日,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书法系学生来到山东省“民间美术资源保护与研发”重点实验室,学习非遗技艺——中国传统传拓技艺。
中国自古至今一直传承一项古老技艺——传统传拓技艺,只需将纸打湿紧覆于碑刻、青铜器、甲骨、陶瓦器、印章、古钱币等器物之上,再用刷子轻轻敲打,使纸紧密贴合,待纸张干燥后用拓包蘸墨,轻轻地、均匀地捶拓于纸上,最后把纸揭下来,如此便能把上面的字体、图形、纹饰留在纸上。这样的成品叫做拓本或拓片,可以远途传递和长久保存。
传拓看似简单却充满古人的智慧,这种鲜明的技术特点,是一种富有很强生命力的复制方法。
中国传拓史相传有二千多年,其中一千多年是有实物可考证的。书法史中的诸多经典碑帖,如王羲之的《十七帖》、李世民的《晋祠铭》、北宋的《淳化阁帖》、北魏的《张玄墓志》等等,都是由传拓技艺而产生的。
正如马国庆老师在《中国传拓技艺通解》中说道:“这一技术的出现,对于我国历史、文化、艺术、宗教等重要资料的保存、流传、推广、研究有无法估量的价值。”
同学们在此次非遗技艺体验过程中收获颇多,都拓出了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。不仅感受到了传统传拓技艺的乐趣;并且作为书法专业大学生,学习和传播这项古老非遗技艺,而且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历史著名碑帖的理解和认识。